您好!欢迎访问杭州贝塞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源头生产厂家    免费定做贴牌
车+电+柜一体解决方案提供商

行业新闻

杭州市西湖区电动自行车充停领域治理 推出换电法

更新时间  2024-07-06 15:25 阅读 来源: 杭州日报

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部署以来,西湖区因地制宜逐步推出充停领域“治理十策”系列工作法,让充停标准在基层落地生根的同时,破停车之难、解标准之困、提治理之效,引导群众“想、能、愿意”遵守公约,形成安全充停的新思维模式。

杭州市西湖区电动自行车充停领域治理-推出换电法.jpg

西湖区电动自行车专班成立开展工作以来,结合当地实际情况,在实践中摸索稳步前进推出系列“治理十策”系列工作法:

一、架空层改造法。定期巡逻清理架空层停放车辆,在架空层与公共区域链接处采用砖墙分隔,在架空层改造区配置消防设施。

二、室外场地拓展法。在建筑外部空场地处新建、改建室外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,并采用A级防火材料制雨棚、防火窗帘及配备了大型防火毯和拖钩等消防设施。

三、地下室分隔法。改造地下停车位或非机动车库,20辆电动自行车距之间用砖墙分隔进行分组管控,加设喷淋、水泵房、消防栓、智能充电等配备消防设施。

四、“天眼”数字智能覆盖法。在室内外集中充停场所配备多个“天眼”数字智能监控无死角全覆盖,连接消控室,启动数字驾驶舱平台,智能报警系统,第一时间联动区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、社区、物业处置队伍赶赴现场处置。五、贴心便民服务法。在充停场所各点位设“便民点”为电动自行车提供充电电源、充电保护套等设备。

六、推出换电法。在合理安全位置设置充电柜,换电柜,为多个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组进行充电,能实现蓄电池组租赁和交换的设备。

七、推至地下车库加固法。积极融入民生需求,针对老旧小区前期反映较多的地下车库坡道较陡、雨天湿滑,尤其是老年人不方便推骑下行的现状,增加摩擦带、小台阶、简易钢架等防滑处理。

八、智慧技防AI预警措施法。结合雪亮工程,通过AI视频摄像等设备,利用智能化检测和分析手段,24H全天候监控重点区域,实现对区域内电动车违规停放、电动车入户入梯、电动车禁停区域AI告警、充停车棚火情AI预警、联防联控、不间断检测,实时发送检测到后舱管控平台,通过114短信、电话、广播等方式通知到相关管理单位和人员,进行远程确认和现场处置,早发现早治理,实现事件处置闭环。

九、循循善诱柔性劝诫法。电动自行车充停、充换场所醒目位置挂墙相关安全提示与警示教育,同时在公共区域门厅、楼道处张贴禁停标识及消防安全指南。定期开展敲门入户,楼宇广播提醒,社会面大屏宣传片科普。

十、先利其器惠民法。推动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升级,实时检测被充电池的健康状况,如遇到异常,电流三秒内完成双重物理切断,并手机通讯告知用户和物业,在源头上避免充电引发的火灾,通过“充电站+商业保险”的形式,让群众安心更惠民。

下一步,西湖区将持续加大对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的力度,挖掘新做法,拓展新亮点,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,提升管理水平,推广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,配置风险可控的智能充电设施,加强电动车安全宣传教育,共同全方位提升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监管质效。